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724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微创意、微改造,宣城乡村旅游增“颜值”

[复制链接]
4724 0

  山川知秋,柿染红霜。走进宁国市港口镇西村村 ,着一袭旗袍,在民国馆里拍拍照、喝喝茶,不觉间,竟已半日时光。
  
  西村村原是一个劳动年龄人口外出务工率达95%以上的空心村,自开展“微创意、微改造”以来,西村村确定了“遇见童年的自己”的村落主题,把景观系统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把“小环境”打造好,将童年回忆、农事活动、农耕文化有机融合,突出木榨油、打铁、古法豆腐、竹编等传统工艺,实施西村网红馆、巷道、田园艺术化改造。西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洪清刚说:“我们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将荒废民宅变成网红民宿。游客来了之后,在一套房间里都能拍照聊天一两个小时。以前游客来去匆匆,现在小小的变化,竟然留住了游客的脚步。”
  
  “宁国西村是宣城乡村旅游美丽嬗变的一个缩影。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我们启动乡村旅游‘微创意、微改造’行动,委托专业机构制定了‘双微’改造示范村建设标准。结合全市2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在推进‘双微’示范点建设的同时,每年遴选10个‘双微’改造重点村作为‘样板’重点打造。”宣城市文旅局局长傅广武介绍,在“双微”改造中,全市坚持“生态优先、文化为魂、产业为本、主客共享、品牌引领”的理念,充分发挥乡村特色资源优势,立足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坚持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推动文旅、农旅、体旅、水旅、康旅“五旅”融合发展,推动文旅发展“思路”转化为增收致富“出路”,绿水青山“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价值”,以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绣花更须下功夫。宣城市通过深处挖掘、小处着手,利用微创意、微改造,精雕细琢妙手巧思,独具匠心不囿匠气,打造了更张活力、更见品质、更新视角的乡村旅游模式。
  
  广德市笄山村,竹连山,山连竹,万亩竹海,满目苍翠。目之所及,是饱满的生命力;畅意驰骋,是清新,是自然。作为安徽省首批“特色美食村”,笄山村充分发挥笄山笋质嫩脆甜味鲜的特点,推出笄山特色菜,用味蕾打开客源市场。今年10月,笄山文旅市集已正式入场经营,利用现有近三分之一的闲置停车位改造为特色集装箱服务业态,将过去的传统摊贩集中管理,打造笄山特色集装箱美食。
  
  泾县马头村,水岸咖啡、皖南小吃坊、水幕激光表演秀等夜市项目,唤醒了这座国家级“传统古村落”。通过泾县乡村振兴公司引进“美丽皖南引领乡村振兴”项目,积极开展施窑集中建房点选址工作,打造陶文化特色民宿建筑群,因地制宜建设古陶文化区。
  
  旌德县路西村,一座上世纪60年代末建的老茶园,现已整合成茶梯成线、茶香馥郁的“空中茶园”。承载历史记忆的千年古埂,现在细竹成林,四季常青。路西村村民刘雪峰今年46岁,是全村第一个民宿经营户。2014年,她将自己的房屋改建成4个标间,建成了路西村第一家民宿——怡坦民宿,当年就有了3.2万元的收益。刘雪峰说:“之前我一直在外面打工,现在自己开民宿,不仅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而且每年挣的钱比打工还多。”
  
  “随着‘双微’改造工作深入推进,‘村子美起来了’是村民们普遍而直观的感受。下一步,我们还想带动乡亲们富起来。”傅广武说,“我们将结合‘双微’行动,积极推动露营、康养、研学等新业态及‘微旅游’的发展,找准乡村旅游市场引爆点,‘绣’出安徽乡村旅游‘双微’行动的宣城样板。”

责任编辑:秦亮
来源:安徽日报 2022-11-02 10:28:00

行胜于言 勿忘初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188

主题
活动推荐
热门新闻
精彩照片
    图文推荐
    • 官方微信公众号

    • 官方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此心公益 ( 京ICP备18037386号-1 )

    GMT+8, 2024-11-25 09:55 , Processed in 0.034844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本网站运行在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