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8525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第十三届“急救白金十分钟·国际自救互救日”公益科普活动在京举行

  [复制链接]
8525 0
  10月10日是第十三届“急救白金十分钟·国际自救互救日”。10月9日,系列公益科普活动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举行,今年全国自救互救日的主题是“提高防灾避险意识,加强自救互救能力”,旨在指导广大军民从心理、生理、工作、生活等整体上适应常态化防疫,同时做好应急预案、提高防灾避险意识,掌握和加强自救互救技能建设,防范意外灾害、伤害和伤病。

2874cd2df4cf441db2a4774133bdf8fc.jpg


↑志愿者示范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手法。鞠文富 摄


  “急救白金十分钟”是指战创伤和疾病突发后救治效果最好的10分钟,这期间专业救援人员无法当即赶到,只能靠自己或身边人运用自救互救策略,采取安全避险、解脱稳定、徒手止血、心肺复苏、除颤、解除气道梗阻窒息等急救措施,同时启动120和常态化应急力量,做到全链条应急急救,能够最大程度挽救生命。

  记者了解到,“急救白金十分钟”活动已经开展了12届,服务了200多万官兵群众,现场救治效益日益突显。此项活动是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发起的,他们基于“急救白金十分钟”理念,结合战争总结伤情规律,聚焦实战研究施救方案,编译了世界战救前沿领域的《战伤救治手册》,编撰了大型音像教材《烧伤学》,组织野战专科医院参加实战演习,探索形成了野战医院建设标准,检伤、施救流程和急救装备等一批科研成果。多年来他们坚持用实战救治需求牵引训练、科研、教学和临床等中心工作,打造了以骨科和烧伤为支撑的特色学科救治体系,形成了全流程战创伤救治链条,“战创伤中心”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走在全军全国前列,该中心过硬的战伤救治能力在服务官兵的同时也造福了无数百姓。

  有研究显示:我国每年猝死发生数量已经由10多年前的54.5万增加到100万人左右,其中65%发生在头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常常发生在家中、工作岗位、公共交通或活动等场所,我国每年因创伤就医人数达6200万人次,致死70万人,其中25%约17.5万人是在10分钟内死于现场。

  为了满足军地急救需要,何忠杰主任医师团队于2010年10月10日10时,发起“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志愿服务联盟”,开展“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公益活动。活动一经推出,医疗同行和广大军民群众踊跃参加,“科普技术+白金十分钟MV+广场舞大赛”的“自救互救日”文化悄然兴起,在补齐了应急急救链的同时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


74be3f74b6b846c7928c9735dd92aee0.jpg


↑何忠杰主任医师传授解除气道异物梗阻手法。鞠文富 摄


  何忠杰介绍,近年来他们还组织专家在“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应急理念开展交流活动,中国第29批援几内亚医疗队等志愿团队也在当地开展活动,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

  此次活动,突出“提高防灾避险意识,加强自救互救能力”主题。把科学防范疫情、提升应对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突发危重疾病的应急处置能力作为重点,紧贴现实急救需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现场,救援志愿者介绍了救援个人防护和安全相关知识,地震搜救专家宣讲了地震逃生的知识,相关医务人员围绕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心肺复苏+AED方法、解除气道异物梗阻手法、误服中毒与催吐方法、徒手止血方法、地震自救、踩踏防护等方面,全面演示“白金十分钟”核心急救知识和技术方法,把自救互救技术作为基础,融入到应急救援过程中。

  在活动现场学会了多项急救技能的某部战士刘宇航说:“战伤救治首要的就是开展自救互救,运用急救技能既能救战友还能救自己,‘急救白金十分钟’真是一门寓军惠民的好技术!”

  据了解,近年来该中心“急救白金十分钟”团队屡获殊荣。2015年,该团队被评为“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2018年,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四个100”先进典型项目,鼓励向全国推广;2020年10月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表彰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赵双林、张强)

编辑:张瑞杰

来源:科技日报  2022-10-10


行胜于言 勿忘初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3

粉丝

94

主题
活动推荐
热门新闻
精彩照片
    图文推荐
    • 官方微信公众号

    • 官方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此心公益 ( 京ICP备18037386号-1 )

    GMT+8, 2024-11-25 05:34 , Processed in 0.03507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本网站运行在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