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怀文”法律服务团是此心公益下设的、从事法律援助和法律宣传的公益团体。服务团内设未成年人援助组和成年人援助组,为此心义工及其亲属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与诉讼援助等服务。 本次分享的电影为经典黑白法律电影《控方证人》,本次分享以单片镜为切入点,探讨单片镜测试所体现的经验主义及其与判例法之间的联系,并基于此进一步探讨律师的角色定位和正义观,为大家详细解读本片中的法律知识。
影片围绕一个看似简单的刑事案件展开,贫困潦倒的沃尔——影片中的嫌疑人,在偶遇富有的弗兰奇夫人后,得到了夫人的欢心并有望继承大笔财产,于是急不可待的沃尔提前下手,杀死弗兰奇夫人,其后又利用由单片镜测试而获得内心确信的律师和深爱自己的妻子——控方证人为自己脱罪,最终虽然被“法庭”宣告无罪,但终究还是在“法庭”中受到制裁,正义天平的指针复归原位。
影片中的一个经典场景是律师威尔弗莱德坐在扶手椅上,手中把玩着阳光下熠熠闪光的单片镜,突然,气氛紧张起来,律师与沃尔之间的对话也向着案件的核心聚拢。尖锐的问题与单片镜反光的双重压力之下,作为一起刑事案件最大嫌疑人的沃尔几乎没有眨眼和躲闪,而是思维清晰、情绪激动地向律师解释、证明自己。于是,律师说道:“我现在相信了,但我之前并不确定”,沃尔顺利通过单片镜测试。看到此处,身在局中的观众也不由得跟着律师的思路转而相信了沃尔的无辜。随着影片后续发展,不得不说,这样一种经验主义的判断方式在沃尔身上惨遭滑铁卢,沃尔并非其所表现出来的一般无辜。
影片中所展现的单片镜测试是典型的经验主义做法。对经验的获得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进行归纳推理的过程,可以想见,作为一位出色的刑事出庭律师,威尔弗莱德的单片镜测试在面对当事人时屡试不爽。由此,作为律师的威尔弗莱德形成了自己的判断逻辑:能通过单片镜测试的当事人在说实话,不能通过单片镜测试的当事人有所隐瞒。这种判断的逻辑路径与其所执业的法庭环境所采取的判例法制度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作为英美法系的法官,实际上在判决过程中所做的就是一次次的单片镜测试。
虽影片展现的是嫌疑人沃尔因通过单片镜测试而获得了律师的辩护,但作为观众,我们不禁追问的是,若沃尔未通过单片镜测试,律师该当何如?换言之,律师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角色如何,其能否因“被告有罪”而拒绝辩护?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律师不能因为“被告有罪”而拒绝为其辩护。 (1)从现行法律法规看,赋予律师解除委托关系的法定事由中并不包括“被告人有罪”。 (2)从司法实务角度看,2018年我国公诉案件无罪率仅有0.03%,整体案件(包括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无罪率略高,但也仅为0.057%,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律师都在为“有罪的被告人”辩护,正如美国律师界有句名言所说:“如果仅为无罪的被告人辩护, 那么辩护律师就都得破产。” (3)从法律职业伦理的角度看,律师对委托人的忠诚义务并不包括“委托人无罪”这一前置条件。 综上,嫌疑人有罪与否并不影响律师的辩护。
影片中的被告人原本犯下了罪行,却因为律师的出色辩护以及妻子的证言而最终获得了无罪判决,正义的天平出现了偏差。 但是在影片的结尾,同样是借助单片镜,律师将阳光反射到匕首上,暗中向妻子,也就是“控方证人”克里斯汀提示触手可及的凶器。于是,克里斯汀抓起匕首刺向沃尔,最终导致沃尔死亡,通过自己的方式纠正了天平的偏差,使其回归正义。 虽然这在影片中是大快人心的结局,但这种行为并不可取,各位看官千万不要冲动,请勿模仿!
关注公众号 一起接收更多法律知识 让正义保护我们的小朋友
公益团队管理与发展部 “怀文”法律服务团 2022年4月27日
文案 | 阎婧涵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排版 | 阎婧涵
审核 | 冉雨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