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文研讨会之法律影院活动主讲人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2020级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生,2020—2021学年获得入学一等奖学金,同年通过法律从业资格考试,专业知识基础扎实,成绩优异;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经历丰富。
电影《秋菊打官司》是一部农村题材的剧情片,讲述了农村妇女秋菊为了向踢丈夫的村长讨说法,不屈不挠逐级上告的故事。
秋菊不停地上访、诉讼,其目的不是为了金钱,她的意识里也没有现代法治话语里“权利”的概念,她想要的“说法”是村长的道歉,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地悔过,然而村长不但没有道歉并且给钱的态度,让秋菊更加生气,使得秋菊一次又一次进城讨“说法”,误打误撞进入了法律的轨道。
秋菊正处在社会转型的法治建设初期,传统与现代冲突最为激烈时代,现代法治不能适应传统礼俗价值观念的乡土社会,法治建设出现困境。
在《秋菊打官司》这部影片中,涉及礼法冲突问题,让我们在观影过程中一起了解吧
村长踢庆来下身的行为,从部门法角度如何定性?
1、刑法层面:村长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2、民法层面:民法规定自然人享有人身权,村长的行为构成对庆来人身权的侵犯,秋菊有权请求村长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等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一)法治现代化的困境——礼法冲突
秋菊是想通过现代法律秩序来解决一个人情问题,但无疑法律是没有办法顾及到秋菊真正的诉求的。在一个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农村妇女心里,无论是民事调解还是法院起诉,她是一点都不懂的,在她心里只有最质朴的对和不对的观念。真正让她释怀的是村长不计前嫌的送难产的她去医院。全家人都非常感激村长, 秋菊与村长之间恩怨,也伴随着这种感激早就无影无踪了。所以最后的镜头拉到秋菊那张茫然的脸上的时候,一切都显的那么滑稽可笑又同样的无助。所以很多人都在问,在人情中国怎样推行法治?
礼治秩序作为乡村中“熟人社会”的主要调解手段是有效的,法治规则作为“陌生人社会”或“契约社会”的主要调解手段也是有效的。但在社会转型时期, 改革开放带来了声势浩大的法律移植运动,无疑是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着计划经济的传统和社会治理结构,全面瓦解了中国传统社会以农耕经济和熟人社会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乡土社会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并固定下来的礼治秩序本能地对法治规则做出了排斥和拒绝的姿态;再加上法治规则未必能完全契合乡土社会解决问题的需要,未必能满足乡土社会的情感需求,因此礼法冲突不可避免。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了秋菊的困惑便不足为奇。
(二)现代法治与乡土人情相结合
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不是将一种外来的制度强加在习惯之上,也不是为了形成普适性、权威性的治理理念,而应该是一种大致符合中国人预期的对与传统的承认、概括和总结,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在纠纷之外,派出所的李公安和县公安局的严局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法律,而是先进行调解,尽量让双方自我反思相互谅解,他们了解乡村生活逻辑,村庄就像一个治理共同体,团结互助应该是生活的主旋律,他们的工作目标是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以礼教说服人。市公安局、市中院作为高层国家机关,他们远离村庄生活,关注的是法律的运作,工作思路穿插在事实与法律之间,他们的目标让处理结果符合法律的逻辑,他们的介入,让秋菊难以接受,无法理解。
我国现代法律社会的构建并不是对民间规范的彻底取代,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与中国乡村本土资源、基础文化的结合运用。所以在诉讼程序之前,完善一种基层的调解制度,调解员既有法律基础,又能深谙乡村生活逻辑,兼顾法理和人情,定纷止争,起到息讼的效果,从而提高矛盾化解的效率,调整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达到一种制度上的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