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社会上的公益组织,有些好奇也非常期待。 我之前一直是跟随学校的公益组织进行相关活动,类似敬老助残、关爱儿童、山区云支教、支持性志愿活动等等,所以很明显感受到相似又不同之处。 不同,首先就是参与人群的不同了。在校接触到的志愿参与群体都是学生和老师,年龄相似,这就与“此心公益”有非常大的区别。我在这次活动中有看到比我小很多的小朋友,也见到了很多我父母一辈的义工们,大家的职业多种多样,我感觉这就像一个社会的缩影,虽然大家各自身份地位不同,年龄兴趣不同,甚至存在代际差异,但是大家都是因同一份帮扶他人的心汇聚在了一起。 我在学校参与相关活动时,总是能感受到一些同学,其实更多是为了小时数等之类的来参加。当然,比起部分同学存粹的敷衍,很多同学也会尽力做到最好。但是,可能到某一阈值,比如小时数计算上限之类的,就会戛然而止。同样,和帮扶对象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弱化的,这可能也是制度等的某些不合理之处吧 这次的活动,最让我感动的其实是义工前辈们和老人们之间深厚的感情。我觉得不仅仅是我们来陪伴他们,同样他们也在给予我们慰藉。我个人因为成长环境等原因,几乎很少有过和老人相处的经历,所以在老人到来之前,一直非常的忐忑不安。但是当老人们陆陆续续进入活动室,当义工前辈们纷纷对着熟识的老人热情的打招呼时,当老人们像见到自己孩子一样露出慈爱的笑容时,我突然就不紧张了,这种氛围让我很快的放松下来,以一种青涩但自然的态度开始和我旁边的老人交谈。整个过程都是自然而融洽的,我感觉不仅是我在关照着她的需求和情绪,她也在照顾着我的羞涩和笨拙。比起校内可能有着更多复杂成分的活动,我觉得“此心公益”更能让我感受到无私和奉献,也更加温暖和慰藉,我们不是因为某些原因来此,而是因为情感的链接,让我们能在这里相知相识,互相慰藉。
建议: 活动室温度感觉有点太高了,不知道是空调设置比较高,还是开的时间短温度没降下来,老人活动中一直提出这点,感觉不是很舒适,出去后也感觉活动室内温度明显高于走廊等部分。
|